一、什么是汽蚀?
离心泵的叶轮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离心力,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泵的入口处产生低于大气压的真空度,液体的压力降低到临界压力时,液体就开始形成气泡。当压力降低时,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会在汽化之前释放出,形成气泡并且随液体一起流动,当气泡达到静压超过饱汽压区域时,气泡中的泡体又突然凝结而使气泡破灭,当气泡破灭后,周围的液体以高速向气泡中心运动,这就形成了高频的水锤作用。高频水锤打击叶轮表面,并产生噪声和振动。这种气泡的产生和破灭过程反复进行就对这一区域的叶轮表面产生冲击破坏作用,使泵流量减少,扬程下降,效率降低等,这种现象叫离心泵气蚀现象。
二、汽蚀有哪些危害?
1、过流部件腐蚀。
气泡在破灭时会产生高频(600~25000HZ)冲击,压力高达49Mpa,致使金属表面出现机械剥蚀;汽化时放出热量,并有温差电池作用产生水解,产生的氧气使金属氧化,发生化学腐蚀。
2、泵性能下降
离心泵汽蚀时叶轮内的能量交换受到干扰和破坏,在外特性上的表现是Q-H曲线,Q-P、Q-η曲线下降,轻者流量、扬程下降,严重时泵激烈振动无法工作。经常受到气蚀作用的叶轮将很快损坏,会产生抱轴或断轴,机械密封损坏。对于低比转速,由于叶片间流道窄而长,一旦发生汽蚀,气泡充满整个流道,性能曲线会突降。对于中高比转速,流道短而宽,因而气泡从发生发展到充满整个流道需要一个过渡过程,相应的性能曲线开始是缓慢下降,之后增加到流量时才急剧下降。
三、离心泵易发生汽蚀的部位
1. 靠近叶轮叶片边缘的低压侧;
2. 无前盖板的高比转数叶轮的叶片叶梢外圆与壳体之间密封间隙以及叶片的低压侧;
3. 多级泵中叶轮。